钓鱼
娱乐
生活
游戏
体育
汽车
数码
首页 > 钓鱼 > 百科问答>黄鳝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黄鳝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2023-02-18 17:29:10 520钓鱼网

导读:  二、喜钻洞穴居黄鳝喜钻洞穴居,既可借助于天然的洞穴,也能在松软的土层掘筑,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洞内弯曲交叉,结构复杂,一般有2个洞口,水位变化大的水体有时有3个以上的洞口,因其鳃严重退化,需要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所以洞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将头伸出呼吸空气。三、肉食性鱼类黄鳝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幼鳝主要摄食丝蚯蚓、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幼虫等,成鳝主要摄食小型鱼类、虾类......

黄鳝别称鳝鱼、田鳝、田鳗等,为合鳃鱼科黄鳝属鱼类的统称,体细长呈蛇形,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辽宁、天津分布最集中,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黄鳝的生活习性吧!

黄鳝

一、营底栖生活

黄鳝为营底栖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稻田、湖泊、池塘、河流与沟渠等泥质地的水域,甚至沼泽、被水淹的田野或湿地等皆可见其踪迹,夏出冬蛰,冬季栖息处干涸时能的潜入土深30~40厘米处越冬数月之久,白天栖息于池埂边的洞穴中或堤岸的石隙中,夜晚则离开洞穴的觅食。

黄鳝

二、喜钻洞穴居

黄鳝喜钻洞穴居,既可借助于天然的洞穴,也能在松软的土层掘筑,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洞内弯曲交叉,结构复杂,一般有2个洞口,水位变化大的水体有时有3个以上的洞口,因其鳃严重退化,需要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所以洞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将头伸出呼吸空气。

黄鳝

三、肉食性鱼类

黄鳝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幼鳝主要摄食丝蚯蚓、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幼虫等,成鳝主要摄食小型鱼类、虾类、蝌蚪、幼蛙、小型螺类、蚌类等,兼食有机物质碎屑、丝状藻类等,夜间常游近的岸边甚至上岸捕食蚱蜢、蟋蟀、飞蛾等,人工饲养时也吃投喂的蚌肉、蚬肉、熟猪血、畜禽下脚料等。

黄鳝

四、耐饥饿极强

黄鳝耐饥饿的能力非常强,即使是刚孵出的幼鳝放在水缸中用自来水饲养,不另外喂食,2个月也不会死亡,而成鳝在湿润的土壤中1年也不会饿死,这可能是由于其长期生活在浅水水域对经常发生干枯的环境适应的结果,虽然完全由饥饿死亡的情况很少,但在饵料缺乏时会同类相残。

黄鳝

五、雌雄性逆转

黄鳝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通常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

常见淡水鱼类名称及图片大全 >> 前往阅读   二、鲤鱼(鲤拐子、鲤子)鲤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鲤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鲤拐子、鲤子、红尾子等,因鳞有十字纹理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杂食性,荤素兼食,饵谱广泛,觅食时常像猪一样拱食泥土中的种子、虫卵等。三、草鱼(草鲩、白鲩)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草鱼属淡水鱼类,俗称油鲩、草鲩、白鲩等,因主要以水草为食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或养殖,......

黑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 前往阅读   二、适应性强黑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可将头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当温度范围为10℃到15℃时黑鱼能离开水面存活达3到4天之久。三、适温广泛黑鱼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

叉尾鮰鱼是不是吃垃圾的鱼 >> 前往阅读   二、栖息环境叉尾鮰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底层,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随时都会改变叉尾鮰的活动区域,冬季常集群游到深水区的石缝中越冬,生存临界水温0~38℃,最适生存水温21~26℃。三、食物习性叉尾鮰是杂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幼虫等,成鱼主要摄食水生昆虫、甲壳类、小鱼及植物种子、碎屑等,摄食临界水温10~32℃......


上一篇: 黄鳝是不是鱼类
下一篇: 黄刺鱼和黄颡鱼有什么区别

大家都在关注
推荐阅读

学习 | 范文

热读 | 推荐

精彩 | 炫图

一周排行